如何定义骗婚行为

婚姻
2024 12-26
分享
律讼网 >> 婚姻 骗婚行为的定义是行为人借结婚名义以骗去对方一定数额的财物。骗取钱财的主观故意是发生在结婚之前的,并且骗取的财产是一方婚前财产或是与被害人有关系的其他人的财产。

一、如何定义骗婚行为

骗婚实际上是诈骗罪的一种,即借结婚名义以骗去对方一定数额的财物的行为。实践中判断是否是骗婚,首先应该从双方是否结婚,其次要看对方是否骗了一定数额的财物。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认定骗婚:

1.时间上,借结婚骗取钱财的主观故意发生在结婚之前。

2.行为上,采取了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了被害人的信任。通过欺骗手段获取财物之后,行为人将财物用于个人挥霍。

3.骗取的钱财归属上,所骗取的财产是一方婚前财产或是与被害人有关系的其他人的财产,并非属于婚姻关系成立后,“夫妻”双方的共同财产。

二、骗婚怎么判刑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三、骗婚是否能让婚姻无效

律讼网提醒您,欺骗婚姻不属于无效婚姻,无效婚姻是法定的,骗婚涉嫌诈骗罪。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零五十一条 【婚姻无效的情形】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婚姻无效:

(一)重婚;

(二)有禁止结婚的亲属关系;

(三)未到法定婚龄。

第一千零五十二条 【胁迫婚姻】因胁迫结婚的,受胁迫的一方可以向人民法院请求撤销婚姻。

请求撤销婚姻的,应当自胁迫行为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被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当事人请求撤销婚姻的,应当自恢复人身自由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第一千零五十三条 【隐瞒疾病的可撤销婚姻】一方患有重大疾病的,应当在结婚登记前如实告知另一方;不如实告知的,另一方可以向人民法院请求撤销婚姻。请求撤销婚姻的,应当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本文作者:崔超,
本文来源:律讼网
本文标签:
The End
律讼网内容来源编辑原创&特邀专栏作者经验和互联网公开信息综合而成,若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